7月起,人社部部署启动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

 

点击上方“蓝字”关注我们,了解更多内容

 

“就业是最大的民生,

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是重中之重。”

而对于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而言

就业的意义远不止于经济独立

更是残疾人打破社会偏见、实现平等参与的重要途径。

 

据了解,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人,再创历史新高,已连续4年超过“千万级”规模。与此同时,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进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,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数量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,从2022年开始连续四年超过3万人。毕业生群体的涌入,使得就业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,就业形势更加严峻。

 

 

为保障毕业生就业,7月7日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,部署启动“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”。这场从7月持续至12月的全国性行动,以 “攻坚促就业 奋进创未来”为主题,聚焦2025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,特别是残疾人等困难群体,提供全方位就业支持

 

行动方案明确,服务对象主要包括2025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两大群体。针对这些青年的就业困境,人社部计划集中提供七大服务:政策落实、实名登记、职业指导、招聘对接、困难帮扶、能力提升、权益维护

 

本次攻坚行动的核心亮点在于其精准帮扶机制。根据通知要求,各地需落实实名帮扶机制,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及时提供“1+1+3+1”服务套餐

 

 

至少1次政策宣介

 

1次职业指导

 

3次岗位推介

 

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

 

对困难毕业生的帮扶成为重中之重。通知特别强调要 “坚决抓好困难毕业生兜底帮扶”。根据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台账,精准锁定低保家庭、零就业家庭、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以及残疾等困难毕业生,建立健全就业帮扶清单。

 

针对这些特殊群体,人社部要求组织专门力量与困难毕业生“一对一”结对,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,做到“一帮到底、不落一人”。对困难毕业生实施三个“优先”政策:

 

  • 优先推送高质量岗位信息

  • 优先组织培训见习

  • 优先提供职业指导

 

对通过市场化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,通知明确要统筹运用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,为最困难群体提供最后一道就业保障。

 

更多残疾人福利政策,关注我们

 

 
我知道你在看
 
 
 

 

2025年7月14日 09:20

详情